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49|回复: 0

六壬:初学六壬捷径指引【经验贴】

[复制链接]

74

主题

17

回帖

40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400
发表于 2024-1-27 21:57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 经常有人问我六壬学了多久,是否有师承等等,也见到很多人问初学者如何学六壬,想了想不妨写个短文给初学者,谈谈我的学壬之路,小子不敢为师,但是有些经验心得相信会对初学者有所帮助。

        其实我学六壬的时间并不长,算来将近两年,所幸的是选择的路比较正确,也有一些很好的易友互相交流探讨,才得以有今天的水平。我最早学六壬的时候看的是杨春义的视频讲义,很感谢杨春义制作的视频,虽然这位可爱的大叔有点啰嗦,甚至满口的北方腔作为浙江人的我有时候听着还有点吃力,但是他讲得非常细致,对于初学者真的帮助很大,看完他讲的基础跟88个提高,再去看任何古书,就毫无障碍了,所以入门,我推荐去看杨春义的视频。释缘易学公众号。如果有心急或者条件不方便的同学要看书,那么我推荐《六壬金针》。或许很多人知道《袖里乾坤》但是 不知道《六壬金针》但是这俩本书我都读过,客观的说徐伟刚的很多地方比如对六壬的源流,历史等讲得很不错,但是在内容的编排,字句的斟酌,跟很多例子上,不如北海的《六壬金针》字句精准,编排得当,便于入门。

        有了毕法课经的基础也对六壬的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,应该去读《壬归》,我想《壬归》是本学壬者都该读的书应该毫无异议,《壬归》对理气象数都有很高秒的阐述,对于壬学理论跟实际应用有个很好的衔接,合适有了一定理论基础但是没有实践占断经验的同学阅读。

      《壬归》之后,终于要讲到《指南》了,现代的壬学界很多大师都奉《指南》为正朔并非没有道理,它被称为壬学的“夜行之炬”毫不夸张。讲到指南之前,我想先谈谈六壬中“理气”与“象数”的问题。象数之高峰,在于北宋,特点是象数细致准确繁复,代表作为邵彦和的《六壬断案》。而《指南》为理气之峰,明人在宋之后另辟蹊径,以断语精简,断法一针见血的特点另立壬学一峰巅。

    很多人看到《六壬断案》的断课神奇而跃跃欲试不顾自己的理气基础都不扎实,结果只能惨痛的踢铁板,甚至怀疑《断案》真伪。我想说,理气为象数之本,理气都不纯熟,课传之间的生克制化,五行十二气等流传还不清楚,就想着要飞天了吗?

    六壬初学者最大的毛病是什么,北海有篇文章说的很好,随着六壬学习的深入,概念理论增多,神智遂为知识所惑,心中似有万法,临阵并无真章。如老年妇人之絮语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实则不知所言。术语满天飞,实则空而无力也。这种人我见过不少,看似说了一大堆繁复的术数,其实一句没说到点子上,问他吉凶反而支吾不出,《指南》言简意赅,发人深省,学习他,从开始到生硬的模仿,到自己发挥,别出新拆,指南就像写字的字帖,浸润深了,功力自然就出来了。更多文章,可关注释缘易学公众号。我们先判断吉凶,再去追求细节,否则主要吉凶都判断错了,细节还有什么意义呢?那么判断主要矛盾,吉凶的功力怎么出来,就是怎么样从错综复杂的课体中扣住主要矛盾,而这个功力,一方面在实践中可以慢慢体会培养,一方面,指南就是最好的范本。指南与我受益最深,以前我一说断辞,别人就问我是不是读的指南,呵呵。

     《指南》虽然好,但是过于简略,而且很多古文功底不好的读起来怕比较吃力,我推荐本注解的,《北海闲人六壬指南诠解》,我读过杨景磐的注解,说实话不太好,他对课理阐述很少,并无深入。杨景磐是我老师的朋友,我跟老师聊起他的时候,老师说他六壬的实践经验并不丰富。而北海的注解我读过俩遍,对比无论是杨景磐还是陈剑的注解,理气纯熟,讲解的最为全面深入浅出,也是受益匪浅。

    读指南的时候,就已经可以开始实践占课了,我们学习术数的过程,都是先吸取古人的经验,而后慢慢在实践过程中印证,消化成子的这样一个过程。因此没有实践,就算读的书再多,也并不成自己的,久而不用更会忘掉。我在六壬学习的俩年来,几乎是保持每天二课左右的频率,而且我每课都会做笔记,详细的记录占人,问什么事情,断语跟思路,为了方便反馈记录也为了方便以后反思,我觉得这是学壬者都应该养成的一个习惯。

到    此以后,自己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跟一定水平,可以自由的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去阅读,比如《心境》《断案》《玉连环》等等,释缘易学。这里特别要推荐一个《壬学琐记》,壬学琐记非常短,但是作者对很多六壬源流问题都有议论,合事详理,纵横诸家,非常精彩。他的很多思路和学习的态度,就算感受也是对初学者非常有帮助的,比如他谈到玄武不临地盘寅卯辰巳午未,因此怎么可能以玄武临人年命看谁是盗贼,难道属虎,属兔等就不会成为盗贼了吗,所以《六壬心境》中以玄武临年命看人是否盗贼的方法不恰当,这个思考态度跟学习方法,给予了我很大的启迪,一个要敢于怀疑先贤,古人也并非全部都对,对于古人的经验,要在实践中吸收,而不是拿来就用。学习更要知其所以然,而非仅仅知其所以然就可以了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找大师|清河龙虎堂

GMT+8, 2024-12-19 03:49 , Processed in 0.063349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