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觅龙•察砂•观水•点穴•立向•观气•看土
觅龙 所谓龙,就是地脉行止的起伏。《地理大成》中说:“龙者何?山之脉也。…土乃龙之肉、石乃龙之骨,草乃龙之毛。” 由于山脉在形态上与龙相似,所以风水学把山脉比喻为龙,把山脉的延绵走向称作“龙脉”,把对山脉的起止形势的考察称作“觅龙”。风水学中有“寻龙捉脉”、“寻龙望势”的说法,都是指觅龙的过程。 山脉有主脉和支脉,龙也就有“干龙”和“支龙”,干龙一般是一个地区最高大的山脉。比如中国古人认为长江与黄河把中国大地划分为三大区域,每个区域都有一条干龙,长江黄河之间的为“中龙”,黄河以北的为“北龙”,长江以南的为“南龙”。三大干龙的起点均为昆仑山。每条干龙从起点到入海又按远近大小分为”祖山”、“少祖山”等,风水学认为大地的生气就是从祖山向少祖山等依次传递过米的,越靠近起点生气越老,越靠近海边生气越嫩,因此吉地应当在少祖山寻。当然,平地也有龙脉,其标志虽然不如山地龙脉那么明显,但仍然有迹可寻,那就是微地形和水流:“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”。
觅龙的方法首先是寻祖宗父母,审气脉,辨生气,分阴阳。祖宗是指山脉的出处,亦即群山的起源处。父母即指山脉的入首处。龙逆水上朝顺水下,此乃逆势;龙顺水下朝逆水上,此乃顺势;龙身回顾祖山用朝,此乃回势。审气脉指看山脊的起伏轮廓线即看山脉的外形。审脉时粗观是否典屈起伏;再细察山的分脊、合脊处是否有轮在晕,起伏有晕者则脉有生气为吉;否则为死气,为凶;分阴阳即是考察山的向背。有阳光照射的南面称为阳,阳光照射不到的北面称作阴。中国风水学从崇阳观出发,总结出负阴抱阳的理想模式。
觅龙的方法其次是观势喝形,定吉凶衰旺。 所谓势,是指近似远观的写意效果,形则是近似近观的写实效果。《管氏地理指蒙》中介绍了区分势和形的标准:千尺为势,百尺为形,势居乎粗,形在乎细。势和形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,由大到小,则粗到细,由宏观到微观。觅龙要分九势,即:
回龙:形势蟋迎朝宗顾祖如舐尾之龙,回头之虎,这是最好的龙势。 出洋龙:形势特达、发迹。蜿蜒如出林之兽、过海之船。古人认为龙由渊水之中腾跃将有大作为,所以用出洋龙象征发迹也是吉象。
降 龙:形势耸秀,峻峭、高危,台入朝大座,勒马开旗,龙本是腾云驾雾,作为于万物的。由天而降便是这种作为的象征,有作为也是一种吉象。
生 龙:形势拱辅、支节、楞层,台蜈蚣槎扑爪玉带瓜滕。
飞 龙:形势翔集,奋迅、悠扬,如雁腾鹰举,两翼开张,凤舞鸾翔,双翅拱抱。
卧 龙:形势蹲踞、安稳、停蓄,如虎屯象驻,牛眠犀伏。
隐 龙:形势磅礴,脉理淹延,如浮排仙掌、展浩铺毡。
腾 龙:形势高远、峻险、特宽,如仰天大壶,盛露金盘。
颔群龙:形势依随、稠众、环合,如走鹿驱羊,游鱼飞鸽。 九势对山的形象描述,反映现中国风水学以整体意境的追求。这种意境对于艺术修养不深的人,几乎是望尘莫及,玄而又玄。有人说风水是一门艺术,其原因也许就在于此。 如果说九势之说有些高深莫测,五势之说便显得容易让人接受,所谓五势即: 龙北发朝南来为正势;龙西发北作穴南作朝为侧势;
无论什么方法,总的要来龙山势奔驰远赴。因为“势远形深者,气之府也。” 所谓喝形,就是凭直觉将山比作某种生肖动物,并将生肖动物所隐喻的吉凶与人的吉凶衰旺相联系。 喝形的做法,也许出于中国人特有的动物崇拜心理。因为这种隐喻,并非真的把山川比作动物,而是借助动物建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比拟关系。由此确定人在自然界的居住位置。喝形的方法主要有五星说和九星说。 所谓五星,即金木水火土。金山要头圆而足阔,木山头圆而身要直,水山头要平而生浪平行,火山头要尖而足要阔,土山头平而体要秀。在观察山形时,有时还把山比作人,相山如相人。《管氏地理指蒙》中说:因龙首尾以辨腹肠,因藏露以辨胃府,因高下以辨颡角……盖有坐龙腕、镇龙脚、避龙爪。在中国风水学者眼里,大自然是车种通人性的有灵机体,有首有尾,有耳有手,并且按有的比例结合。这正是天人合一观念在风水中的体现。 觅龙的最后的方法就是要察分合向背,分主客正从,主龙四周要有帐幕。帐幕指主龙山之前后左右的小山,形法认为无帐幕则主龙孤单。真龙居中为吉,要且有托送,旁有护缠,托多护多缠多,则龙神大贵
察砂
所谓砂,是指龙四周的小山,与帐幕同义。黄妙应在《博山篇》根据其前后的位置将砂分为侍砂、卫砂、迎砂、朝砂等。事实上,砂不公是一种存在,而且也是一种关系和象征。砂在风水中作为龙的陪衬而存在,体现了中国人“红花总须绿叶扶”的中庸平和思想,龙和砂实际成为主仆关系,并与中国宗法法制相吻合。 在看砂时,首先要认星体,即根据砂山的形体来判断吉凶,以尖圆方正呈珍贵之物类者为吉,歪斜破碎似凶晋之器品者为凶。此外,对主龙之前的砂山,则根据距离的远近分为朝向(远)、案山(近),等等。 在所有环绕吉祥地的“砂”中,最重要的当属所谓“四神砂”,它们是位于吉祥地左右前后四个方向的小山,风水学中假借天上的四方星宿的名字为它们命名:青龙(位于吉祥地之左)、白虎(位于吉祥地之右)、朱雀(位于吉祥地之前)、玄武(位于吉祥地之后)。东边的青龙要稍高点,西边的白虎,要稍矮点,这就叫做“青龙高大、白虎不抬头”。周围的小山不能是怪异嶙峋或者陡峭之怪形状。 观水
水在风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“水随山而行,山界水而止。”因为水与山不可分离。中国先哲在部落年代就对自己居住环境的选择总结为“近水向阳”的理想模式,并形成重要的“水口理论”。
《入山眼图说》中说:“入山寻水口。”“凡水来处谓之天门,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,水去处谓之地户,不见水运谓之地户闭。夫水主财,门开则财来,户闭财用不竭。”这表明水口有两种:一是水流入之处,一为水流现之处。流入之处要开敝,流出之处要封闭。即“源宜朝抱有情,不宜直射关闭。去口宜关闭紧密,最怕直去无收。”水口理论认为:水口象征财富,为了留住财气,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,还要建筑桥、台、楼、塔等建筑,以及辅之树、亭、堤、塘等,以增加锁钥的气势。在乡村,水口既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,又是村落内在的灵魂。象征着整个村落的吉凶祸福。一个贫脊的山村,只要有一个旺吉的水口,人们便能在那里长久地安居下来,哪怕生活居住水平略逊,最后也能穷则思变,子孙发达。反之,如果水口不当,人们对村落的期望终会熄灭。对于住户家宅而言,水口也影响到宅主人及其后代的荣枯。
水的流向以西向东流为最好。如果在河流边选址,要选在河流的怀曲凸面(涔位),不能选在河水直冲的凹面(凶地)。河流的流水最好是弯曲怀抱,而忌的是水流直去无收。所谓“水止则气蓄”、“水行则气行”、“水有三弯,财金如山”。
风水学认为,宅地门前的“明堂”要有水,堂前聚水得福,水要深而弯曲,不宜浅而直冲,达到气聚不散。 点穴
“穴”就是指住宅或造墓之地,又称阳宅和阴宅。选地的土壤,阳穴是指住宅所立地基。阴穴则是死者墓地。点穴”就是指在综合考虑了山水状况之后,准确地找到山环水抱的这块区域中“龙”、砂”、“水”种种景观意象最完美的那个点。站在这个点上,人们能得到最丰富的心理感受。
远看像树轮样的色调为最好,风水学上称“晕轮”。好的宅地环境要三面偏高、中间平。三面有小山环抱,前面有河湖水流,这就是人们说的,山环水抱、顾盼有情的好地宅。有了这样好的环境宅地,对位置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;如果山体形状像狗,宅地应放在狗的脖子处。像龙,宅地应放在龙的下颌处。像蛇,宅地应放在蛇的七寸处。总之,宅地以山而论,要居上偏中,不可居下偏尾,这叫做“上风,上水”。 在寻找“穴”的过程中,还有一种辅助性的方法——相土石,也就是要借助考察土质的好坏来判断该地点生气的旺衰。 “穴”被点中之后,将成为建筑群落中核心建筑的基址,如城镇主街道的十字交叉处、都城的朝殿、州郡的公厅、宅舍的中堂等。 立向 “向”就是方向、朝向,一般指与建筑基址走向垂直的方向,这是建筑规划中的个重要参数。术家认为,坐向大要以背山面水,坐北朝南,避凶迎吉为佳,定向既要视察地形,也要罗盘占测,而以地形坐向为先决条件。反映在运盘上,山与向的运星不管是山到向,还是上山下水,其吉凶均须依实际地形裁夺,如到山到向虽吉,而坐山无山,向首无水,或坐山有水,向首有山,仍不宜选用。
观气
四周高而中间低乃是气聚之地,气就宜于聚而不会散,气聚的地方就是有生气之地,有生气之地,万物盛。“界水则止”就是说河水挡住(界)的气最好。无风而气闭的环境叫死气、气乘风则散叫煞气。所以风水要藏风,藏风而避恶风。气口要对东,这叫先迎朝阳,先得紫气,“紫气东来”财运好。
看土
就是看宅地的土质状况。
忌沙土和松土,容易塌陷又怕震。
忌沾土,地表水不能渗入而易积水起潮湿。
因此,土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硬,不能太重也不宜太轻。
一般而言,看风水的基本步骤是前五步,因为风水学上把自然环境要素归为龙、穴、砂、水、向五大类。总体而言风水学还遵守三纲五常”的审理标准。所谓三纲:一曰气脉为官贵贫贱之纲;二曰明堂为砂水美恶之纲;三曰水口为生死绝之纲。所谓五常:一曰龙,龙要真;二曰穴,穴要的;三曰砂,砂要秀;四曰水,水要抱;五曰向,向要吉。一块好的风水宝地应该具有:
宅区后背靠大山依托;左右有小山为屏障,远山与近山相拱卫;前有河流或池塘,河流弯曲委婉而过,内有沃土广宽;背山面水,负阴朝阳;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;水从西北高处来,经东南低处走,利排泄和防洪,既聚气又安全。这就是自古至今公认的风水宝地,人们称之谓的龙脉地。这样的风水宝地是很少的,就群居之地而论;北京的紫金城、洛阳的白马寺,还有在名山大川的各种寺院、道观,香港的“浅水湾”居宅区、等都可谓是典范的风水宝地了。
|